找到相关内容2958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柏达居士著:净土风光(1)

    织成行树叶,丹青画出众楼台。  漫空华雨诸天下,遍界香云大士来。  何处忽生新,芙蓉又见一枝开。  四、住—二百一十亿个清净佛土的精华——《无量寿经》上卷  (一)土地  1、琉璃为地,七宝为界(...达到快乐极为有限,而且相当短暂。在“诸法无常”的大前提之下,一切占有和享受岂不是过眼云烟,又有什么好得意和骄傲的呢?’  ‘—般人以占有为快乐,以布施为损失;善心人士则以为布施是广积福德。菩萨布施时心...

    陈柏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0265430.html
  • 净土宗入门

    赞佛德,末后结云:“刹尘心念可数知,大海中水可饮尽,虚空可量风可系,无能尽说功德。”的境界功德冲深浩博,令人神往,如何也能成就的功德呢?本卷经中,普贤菩萨首先告诉大众...开直升机般不可靠。净土念佛法门肇起于地果觉,其奥义境界唯佛与方能究尽。在研究净土宗义时,应树立用净土教义讲净土的思想,以净宗经典为依据,以净宗祖师著作为依止,以西方三圣为本尊,称弥陀为父,以释迦为...

    清净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1565434.html
  • 九乘之巅——大圆满法

    ,只是在漫长修行路上的一个歇脚点,并不是目的地。  (二)显三乘  由人天乘再向上,就是出世间法的九乘。不是说修出世间法就不用修五戒十善了,凡是次第居上的各乘,必须以下面的各乘为基础,因此才能称为...要明白学是有理论有方法的,还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,比方三界六道,这六道包括什么?三界是哪三界?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欲界是六层天,色界是十八层,无色界是四层,这是三界。三界包括六道众生,解脱就是出离这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2365443.html
  • 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(2)

    生死,无始无终。如《华严经·十地品》云:“,此中无明爱取不断是烦恼道,行有不断是业道,余分不断是苦道”。可总摄为烦恼、业和苦三种之因果关系,又如龙树菩萨的《缘起...何处。告具寿舍利,舍利,菩萨摩诃萨住此般若波罗密多,有从余国土没来生此间,有从睹史多天(兜率天)没来生此间”。〈论〉释经义,于此僧伽属于佛宝所摄,(因大乘僧宝当成)除阿罗汉,由有住...

    任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3965660.html
  • 部派分裂的动因观

    一事实。对时代有所认识的,做些适应时代的佛化,不能说其有所不当,但不同意这一作法的,彼此间自然就要发生诤论。   我们要想了解时代的趋势,还得从佛陀时代说起。佛陀创立佛教,为众生说佛法,总是很...是佛灭二百余年目乾连帝须作的,但据他们说来,这是佛陀的悬记和加持而成的,在关系上讲,仍应说是说。所以南傅佛教学者,见北傅佛教说论为论师所造,感到非常惊奇,而为他们所不能接受的。其实,不但南方上座部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065944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

    佛教的先驱思想吗?总之,以大乘佛法看大天五事,我们认为这是佛法中的进步思想,是佛法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产生的思想!   三 圣果有退无退辨   声闻行者所证得的圣果,有初二三四的四果差别,这是每个... 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 演培法师   一 绪 说   学派中对于圣德,不特在菩萨,有著不同看法,即对声闻圣果,亦有不同意见,而且意见的尖锐,其程度,不亚于对菩萨的诤论,所以现在特再就部派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565949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时间观

    。所以要修厌舍,就因过去实有,假定不是实有,何必要修厌舍所以要断欣求,就因未来实有,假定不足实有,何必要断欣求?正因为过未实有,才这样郑重的告诫比丘。这是强有力的教证,如有不信三世实有,足就违反...当然亦有其相当力量的。   四、业有果故:从业感果,这是佛法重要的论题,为者没有不承认的。但所谓业必有果,在时间上,不一定马上就实现的,有的经过很久的时间才有果。然所作业,不论善恶,刹那即入过去,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665950.html
  • 从对联谈观音信仰(1)

    观音自观自在的境界看来,要了悟也只需要闻、思、修,一味自证圆通体用。  据《华严经》卷五十一说“!如来智慧无处不至,何以故?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,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,若离妄想,一切智,自然...在平日烧一炷清香,念几声佛号而已?你要在心里修持,当机缘成熟了,自然像秋结桂,春抽兰芽般,周全善果。  古代妇女求心切,祈求送子观音能成全自己的心愿,作者提醒信真谛,不在烧香礼佛,得到的庇佑,...

    邱素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2965968.html
  • 法渊寺与明代番经厂杂考

    金字藏经,封以法王、,差法阐教等王分制四域,无非因俗立教,用夏变夷之典。今虏王乞请鞑靼字番经,以便颂习,似应查给,照天朝一统之化,其剌麻西番等僧开导虏众,易暴为良,功不在斩获下。宜各授僧录司官,仍给...的意见,问题只有一个:“惟无经典可给”。  明朝很不容易招抚据有甘青、河套广大地区的土默特蒙古,封俺答汗为顺义王。由于受环境影响,征战一生的俺答汗年老后一心向,屡次向朝廷请求赐予番经。这里还应有另外...

    陈 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266026.html
  • 峭壁上的文化瑰宝 “摩崖石刻遍大伾”

    为统领。自此,巴思巴作为元朝教祖的崇高地位得以确认,受到蒙古族统治者的极大尊崇。1270年,忽必烈再次接受巴思巴的灌顶,将巴思巴的封号从“国师”升为“帝师”,封为“皇天之下,大地之上,西天,化身...在一起,为佛教信徒所理解和接受,从而使六字真言得到奉行。  六字真言的最初原型,始见于6~7世纪成书的《说大乘庄严宝王经》。据宋人赵安仁、杨亿编纂的《大中祥符法宝录》载,此经之汉文译本系北天竺...

    李红军 王冰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3266146.html